欢迎访问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 http://jnanlcqfy.sdcourt.gov.cn
货车疲劳驾驶危害大,别让安全“打盹”!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年07月31日 | ||
步入夏季,天气愈发炎热,对于货车司机来说,长时间驾车非常容易犯困,继而疲劳驾驶。为提高重型货车司机对疲劳驾驶危害性的认识,为促进安全生产,有必要积极开展重型货车疲劳驾驶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知识的宣传。 疲劳驾驶的危害 疲劳驾驶,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驾驶人睡眠质量差或不足,长时间驾驶车辆,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疲劳会影响驾驶人的注意、感觉、知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运动等诸方面。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感到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此,疲劳后严禁驾驶车辆。 疲劳驾驶产生的原因 社会原因 1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运输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导致一些车主、驾驶员认为“僧多粥少”。为应付无利甚至赔本,只得以多拉快跑理念的驱动下,即使疲劳了也不愿从就近出口驶离休息,促使驾驶人长时间的连续驾驶,难免踏入疲劳驾驶的雷区。 2 近几年来,油价、过桥费、人工费等各种开支上涨,使得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运价却稳中不变,呈下降趋势。车主、驾驶员们为了抵缴这些沉重的费用,尽可能选择深夜行驶,而深夜正是疲劳驾驶最易出现的时间,或者是为躲避某一个交管部门的检查点而连续行驶造成的疲劳驾驶。 3 车主和驾驶员对疲劳驾驶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一是盲目侥幸,看不到疲劳驾驶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性。持侥幸心理,只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置交通安全于不顾。二是利益驱动,忘乎所以。为了使运输成本达到最低,加快货物的营销速度,已顾不上疲劳驾驶的危害性,往往通宵达旦地疲劳驾驶。 主观思想原因 驾驶员自身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对自己的精神状态和驾驶技能盲目自信,对疲劳驾驶可能引发的后果估计不足。如有的驾驶员不顾第二天的行车任务,通宵达旦玩扑克、打麻将、跳舞等,睡眠不足,精神怠慢,导致第二天疲劳驾驶,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便不知所措。一般来说,驾驶员在疲劳驾驶时,注意力、判断力、反应能力都在下降,等到发现险情时,已超出行车的安全距离,无法控制,灾难性的事故难以幸免。 车辆驾驶工作是一项既消耗体力也消耗脑力的工作。一方面,在风沙、雨、雪、雾等恶劣气候条件或坡陡弯急、路窄坑多的道路条件下驾驶车辆,驾驶员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感觉器官及中枢神经系统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极易引起疲劳驾驶;另一方面,驾驶员长时间在单调的环境中连续驾车行驶,尤其是在高温季节的中午、深夜时分驾驶,很难抵挡住强烈的睡意,很容易产生疲劳驾驶。 生理原因 驾驶人的疲劳主要是神经和感觉器官的疲劳,以及因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血液循环不畅所引起的肢体疲劳。驾驶人长时间坐在固定的座位上,动作受到一定限制,注意力高度集中,忙于判断车外刺激信息,精神状态高度紧张,从而出现眼睛模糊、腰酸背痛、反应迟钝、驾驶不灵活等驾驶疲劳现象。形成疲劳的顺序是:眼睛,颈部、肩部、腰部,主要是眼睛和身体的疲劳。 如何预防疲劳驾驶 01 加强对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教育他们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明白自己的双手掌握着他人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时刻提醒他们不要为了眼前一时的经济效益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一生的痛苦。 02 从心理上、生理上认真分析研究消除疲劳驾驶的方法,增强自我调节、自我克服疲劳驾驶的能力以防止驾驶疲劳。 03 企业要加强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监管,提高卫星定位装置智能统计分析功能,实现不同驾驶人连续驾驶时间和累计驾驶时间的统计,发现有疲劳驾驶情况的要及时阻止,要通过短信、微信、QQ,电话等方式向驾驶员人员作出疲劳驾驶提醒。要加强对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的检查,杜绝监控设备损坏、故障期间营运或故意关闭设备逃避监管的现象。 04 要加大对疲劳驾驶人员的处罚力度,企业要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发现有疲劳驾驶情况,不管是否发生事故,都要对驾驶员作出警告、经济处罚、解聘等手段加强安全管理防止驾驶员疲劳驾驶。 05 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大对疲劳驾驶的查处力度,对涉嫌疲劳驾驶时段的车辆及驾驶人依法依规对企业、车辆和驾驶人进行行政处罚、记分等管理措施。来源:平武交通 |
||
|
||
【关闭】 | ||
|
||
版权所有: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化纤厂路5号 电话:89939110 邮编:250100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