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 http://jnanlcqfy.sdcourt.gov.cn
历城区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 通报优化营商环境基本工作情况 公布十大典型案例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01月26日 | ||
1月26日上午,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召开司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历城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文芳通报了2020年度历城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基本工作情况,党组成员、副院长马悦静发布十大典型案例。 2020年,历城法院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升级各项工作,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共受理各类涉企纠纷16351件,办结16982件,占全部收结案件数的63.75%和63.09%,审判质效进一步提升,法治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以诉前调解为中心建立便民高效解纷机制 一是建立多元解纷大格局。主动融入网格体系,加强与行政机关、基层组织、行业协会等的联系对接,全面构建多元互动的诉前调解网络。引进金融借款、建设工程、劳动争议、物流物业、交通事故等专业调解组织,累计将32个调解组织、237名调解员纳入调解名册。 二是完善各项配套机制。在诉服中心设立8个调解室,均配备互联网设备,用于调解员现场调解及在线调解。扩大诉前保全范围,免除涉诉企业后顾之忧,将鉴定、送达、证据交换等前移到诉调阶段,为调解成功创造有利有条件。 三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制定下发诉前调解与诉调对接工作规定,组织多轮调解员培训。首创“抢单”调解,通过自行研发的调解平台向调解员发送任务,调解员可根据个人专长和兴趣,根据平台发布的案件信息“抢”得调解任务,即调动调解员工作积极性,也提高了调解成功几率。 2020年,历城法院涉企矛盾纠纷民事一审诉前化解率超过25%,其中履行完毕不进入诉讼、通过司法确认程序处理1021起,为企业节省费用439万元。 二、以特色专业法庭建设为依托提升司法服务水平 一是服务打造创新高地。将彩石法庭定位科创知产法庭,保障东部科创走廊的快速崛起。立足区域金融中心发展,依托东郊法庭设立金融专业法庭,支持合法金融创新,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加强对涉网贷纠纷、P2P纠纷的司法应对,深化金融纠纷协同治理。契合东部枢纽产业城发展需求,在东客站片区新建成高标准的鲍山法庭,定位交通专业法庭,为枢纽经济、通道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二是助力深化对外开放。助力中国(济南)自贸试验区探索创新,制定《关于保障和服务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在全省率先设立自贸区巡回法庭。主动融入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依托遥墙法庭设立临港开发区巡回法庭,对物流相关的运输、仓储、电商等领域纠纷进行专业化审判,支持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基地建设,为建成国际一流的内陆港物流园区提供司法保障。 三是促进文化事业发展。依托华山法庭积极推进少年家事审判及法治文化宣传,充分发挥家庭细胞的熏陶作用,契合青少年的可塑性,强化公民守法护法、学法用法的行动自觉,以法治促和谐,以和谐助诚信。 四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完善“三审合一”的环资审判机制,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设立黄河生态环境司法修复济南基地,成立黄河巡回法庭和法官工作室。在柳埠林场与红叶谷分别设立森林资源和水资源法官工作室,在卧牛山地质公园等地设立环境司法修复基地,完成环境资源保护多元治理的全覆盖。 五是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制定《关于加强审判庭与人民法庭专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特色法庭建设,建立专业化审判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工作重点,服务科学决策。聘请市法院十余名资深法官作为指导专家,建立对口业务指导制度,打造更多各具特色、可复制的历城“法庭样板”。 三、以激活内生动力为重点做实司法惠企举措 一是升级司法理念。制定《保障重点工程、中小企业、民生权益的意见》文件,以司法手段降低新冠疫情对企业经营造成的冲击。坚持罪刑法定,树立谦抑、审慎理念,坚持契约自由、诚实信用,树立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依法惩处段永刚等强迫交易、危害经济社会秩序的黑恶势力,有效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净化营商环境生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二是升级裁判方法。设立8个速裁团队,3个快执团队。标的额5万元以下的简单金钱给付案件一律适用小额程序,一审终审。在全市率先适用集团诉讼程序对72起商品房买卖纠纷进行审理,以示范性判决促进群体性涉企矛盾化解。推进简易执行案件的快速办理,3个快执团队全年办结案件3521件,案均用时54天,同比减少24天。结合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强化诉讼流程释明引导,以立法目的、社会价值、公序良俗为导向调整利益分配,让裁判结果最大程度获得社会认同,为企业及企业家营造正向宽松的经营环境。 三是升级制度保障。围绕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保护中小投资者等重点指标,开通涉企案件快审快执通道,案均用时缩短27天。坚持对涉企案件优先办理,设立专班、指定专人、制作专账,定期调度涉企案件推进情况,提升办案主动性。对群体性、集团性涉企案件,从立案源头纳入跟踪监督,防止矛盾加深,统一裁判尺度。四、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畅通司法服务路径 一是建设智慧诉服。开发建成“一案一群”协同办案办公平台,具备电子送达、案件查询、在线排期、线上留言、证据提交、抽选陪审员、调解员抢单等二十多项功能,取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法院优秀创新案例,获得全市创新创优项目评选第二名。 二是推进便民诉讼。全力推进网上立案、网上送达、网上开庭、网上执行,回应社会需求。网上立案率保持100%,在全市率先进行互联网庭审。2020年共在线开庭1452次,审结1260件,发起电子送达56931次,送达成功率近70%,其中送达裁判文书1152份。三是大数据网络支撑。通过网络发布公告,实现一键推送、当日上网,公告发布期由7天缩短到1天,为群众节省公告费近200万元。线上执行常态化,网上查控18483次、网上保全2921件、网上评估229次,网上拍卖432次,为企业与群众节省评估费用245.8万元,节约拍卖佣金344.5万元。 |
||
|
||
【关闭】 | ||
|
||
版权所有: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化纤厂路5号 电话:89939110 邮编:250100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